户外运动风险之“猝死”隐患

导读:2016年6月26日,北京门头沟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在位于门头沟的深山中,有数名驴友爬野山探险时,其中一人突然死亡。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兴起,关于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

户外运动风险之“猝死”隐患

(图为关于北京门头沟猝死驴友报道)

户外运动风险之“猝死”隐患

(图为消防及救援人员救援现场)

很多人,可能觉得户外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可避免的,唯独运动猝死却很难去做前期判断防护。而当下很多猝死多发生在年轻人群体,究其原因,第一因为人体在年轻时潜在的疾病还没有完全显现,让个体自以为自己很健康;再则,年轻人活力四射,会情不自禁地去做超负荷的运动。

实际上如果我们通过科学的了解,合理的判断,实际运动中,可以大大降低此类风险。

运动猝死概念

  • 运动猝死的定义:紧急抢救运动猝死是运动猝死的简称,一般表现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

  • 运动猝死的特征: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通常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

  • 运动猝死的原因:运动诱发潜在疾病。

1. 猝死者有潜在的疾病,是导致运动意外暴毙的首要原因

案例一:一位高三学生上体育课时跑步猝死。

这位同学平时喜欢运动,身体看起来很好,据同学讲,他当天到校后,"精神看着很好,和平常没两样"。  

案例二:某通讯公司一员工和朋友到球馆打球,突然一头栽倒在地,猝死。据朋友介绍,他35岁,身体健康,历年体检没发现心脏、血压有什么大问题。

案例三:一老人爬山猝死,后来尸检结果证明是死于脑溢血。

70%~80%以上的运动猝死,是由于运动诱发了潜在的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的。潜在的病根,还包括脑中风、呼吸系统疾病等。

其诱病原理:

  • 心肌不能缺氧:如果我们的心脏因不同的病因,而有些缺陷,如心室闭合有些不全,在运动量不大时,泵出去的血,发生一点回流,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运动起来后,心排血量就不能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了。因为人体运动起来后,心肌需氧量迅速增加,可心肌不能缺氧,一旦血供不足而缺氧,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就会减弱,产能减少,无法提供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就会导致心肌梗死。

  • 交感神经兴奋:运动后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更容易导致血管痉挛,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心律失常;或心脑血管破裂,致心脏骤停。

2. 导致猝死的主要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排在第一位的危险因素。

    一般情况下,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了,人才会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心电图才能查出毛病来。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者在一般活动中无症状,但在体力应激下,由于内分泌改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就可能诱发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 肥厚性心脏病:急性猝死的,48-50%是这个原因。基因突变和高血压是造成肥厚性心脏的重要原因。

    左心室心肌向心性地向心腔内扩张,这种病态的肥厚,不仅让心肌收缩无力,还挤占了心室的充盈空间,平时尚可满足生理的需要,运动时,则会造成心肌血氧的供应不足。

  • 冠状动脉先天异常,血管的角度偏移,比较狭窄等。

  • 心肌炎: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在青壮年中较为多见。急性心肌炎的发作,可导致心功能衰竭。

    案例一:青岛有位19岁的足球运动员比赛时,在没有发生冲撞的情况下突然倒地而死。该球员平时身体很好,他的家人和球队都不知道他有什么先天性疾病或致命隐患。有专家推测,如果在出事前一至二周,他得过上呼吸道感染的话,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他猝死的原因是由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发作。

  • 瓣膜性心脏病。

  • 心脏传导异常。

  • 马凡氏综合征:它可表现为一系列心脏病和大血管病变,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先天性疾病。美国女排著名主攻手海曼和我国国家队排球运动员朱刚就是死于此病。

3. 运动猝死-预防对策

预防猝死的有效方法是适度运动,那如何找到自己适度运动的"阈限内负荷"呢?首先需要发现潜在病根:   

  • 查家族史:可知是否有危险的遗传因素。

    曾经针对苏北一位学生运动猝死调查时发现,他的爷爷在他爸爸刚出生时因心脏病猝死了;而他爸爸同样也是因心脏病而早早地死去了。

    现在挑运动员,喜欢挑像海曼那样身高臂长的,但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典型身材特征,就是"四肢及指(趾)细长,被称为蜘蛛指(趾)"。俄罗斯双人滑天才谢尔盖·格林科夫、美国篮球明星雷基·刘易斯、汉克·盖特斯等也都因心脏发育异常而殒命赛场,他们的病都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

  • 体检:重查心脏在运动中的风险指标。

    查心功指标: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这些在普通的体检中很难发现,所以,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

    查血液生化指标:看看静止状态下血液的粘稠度高不高、胆固醇高不高,看看是不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体质测试:查查肺活量,称称体重,测一下柔软度、握力大小等,看看适合哪一种运动。

    运动负荷测试:做做伏卧撑,跑台上跑跑步,造成一定量的运动负荷,跟踪监控,看看运动中的心率、心电、乳酸等的变化,从而确定最佳运动负荷(可用心率来表示。乳酸是肌肉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如果运动后,您的乳酸值超过了4-5个毫摩尔,甚至更多,那就说明您的有氧运动的量超过安全线了,可能会有风险了。

4. 制订运动处方

曾经的爱立信总裁杨迈身体不太好,朋友劝他健身,他想,这么多年没活动,那就跑跑步吧,于是买了一个跑步机,结果猝死在跑步机上了。 此个案,不是说运动不好,而是说,长期不从事锻炼的人,在想运动健身前,一定要查查身体是否有疾病隐患,一定要开个科学运动处方。

  • 运动前的准备和禁忌   

(1) 如果你运动前没有做准备活动,血脉流动缓慢,一旦做较大运动量的运动时,心肌急需更多的氧气,但血供不上,这时候的运动量虽然和平时一样,但对你那没有准备的心脏来说,也是"超量的"。

(2) 过分劳累那些喜欢下班后去运动的人,如果身心十分疲惫,运动前一定要有个准备活动的调整,然后由慢到快地运动起来。如果过分地劳累,而是要适时降低运动量。

(3) 感冒生病:有人感冒时,去运动,以为出身汗病就好了,这样做很危险。  研究发现,人做剧烈运动时,免疫力会下降。生病已让机体免疫力下降了,再做剧烈运动,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感冒病毒有亲心肌的特性,抵抗力的双重下降,让病毒有空可钻,感染心肌,患上病毒性心肌炎。 

  • 运动中享受快乐 

    有一个口诀:筋骨已舒展,呼吸能交谈,心脏跳得欢,全身微出汗。  

    "筋骨已舒展",是说要做准备活动,让筋骨舒展开。

    "呼吸能交谈",如果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出来了,那就是运动过量了。

    "心脏跳得欢",如果咚咚地快速跳,那是说运动量太大了;如果跳的节奏太慢,是说运动量还不够,那怎样才算合适呢?

    健康成年人:170-年龄=运动时的心率控制。

    如果您是30岁的年龄,那您跑起来后,每分钟心跳不超过140次,是正常的,这种跑步的速度,是合适的。

    "全身微出汗",如果跑完步,大汗淋漓,那是运动过量了;如果一点汗没出,那是运动时身体的代谢量太小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唯有全身微微出汗,才说明您的运动量恰恰正好。 

除了以上我们应该感受到运动后伴随身体的舒适,并且精神应饱满。当然在实际户外高强度穿越运动中,为了完成计划,很难做到以上要求。但最起码日常锻炼中应遵循以上原则,一个常锻炼的身体,保持活力的身体,是户外极限运动的必备条件之一。

5. 运动猝死的紧急抢救:黄金4分钟

  • 重视不适表现:

    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不少人以为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甚至认为这是自己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更坚定了继续运动、加大运动量的信念,这样相当危险。

  • 争分夺秒抢救:

    "猝死"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若4-6分钟抢救不过来,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会死亡。  

所以,如果发现有人在运动中突然昏倒在地,应立即将其平卧,用手触摸其颈动脉,若已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救治。 其救治方式,可在风花雪月微信(ID:FHXYGZ )对话框发送 "黄金4分钟"可自动获得详细急救方法。抢救时需要注意,首先应使患者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然后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6. 运动猝死赔偿

让我们一起行走,回归质朴,见证对自然的热爱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上一篇:上海20岁女子健身房猝死!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停止运动
下一篇:健身补剂是激素?别做无知人,进来带你认识7种健身补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