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个纪录片,内容描写的是19世纪初期,关于中国人在金山淘金的故事。在美洲淘金的时期,有一个新兴的行业被中国人所开发出来,那就是洗衣行业,洗衣工在给淘金人洗衣的过程中,淘金者的未掏净的口袋缝中洗出了大量的金粉沉淀在盆地,并被洗衣工慢慢收集起来,之后洗衣工就在几年后衣锦还乡了。“不以善小而为之,不以恶小而不为”就说明了如果细微的问题不去纠正,经过岁月的洗礼,事物就会以润物细无声,水滴石穿的势头,慢慢蚕食掉。
对于竞技运动、运动健身也是同样的,不是一次训练,几次训练才能够提高的,是要日积月累的重复才行。
就例如下图的队员在练习投三分。一个队员想在平时投篮投的准一点,每次训练课中,他至少要出手100次,一般一周需要3-4次训练课,一年他要参加120次的训练,合计下来光投篮就要出手12000多次。即便这样,参加比赛的时候,他的命中率也要随着对手强弱、赛事规模大小、身体状态来大打折扣,一般他们这个级别的水平,平均命中率一般在30%,而在关键的时刻,特别是在第三节比赛中,能够有10%的命中率就已经很高了。因此,想要在比赛中投的准一点,一年专门投篮训练如果没有2万到3万次出手,那是没有办法在比赛焦灼时刻投的更准的。
在这样的反复重复练习下,任何多余的动作、非正常关节运动轨迹、不符合力学传导力量原理的运动方式,都会使个别肌肉用力过大,产生肌肉劳损,更严重的会发生骨性损伤。因此,每一位运动参与者在进行运动、训练、锻炼、健身时,绝对不能将就马虎,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进行自我运动动作的规范操作,否则的话,健身反而带来了伤病。
下面就这位投篮队员的投篮动作,向您展示身体的操作方法。
队员在接到球的瞬间,屈膝、屈髋(在这里,要对屈髋和弯腰的定义稍作解释,弯腰的动作是指的脊柱的弯曲程度;而屈髋是大腿与躯干的角度。很多人都在屈髋的过程中伴随着弯腰动作。或者在搬运重物时,以弯腰来代替屈髋的动作,这是非常有害健康的。)降低重心。
屈髋是为了获得臀大肌的收缩力量;屈膝是为了获得股四头肌的收缩力量;而躯干的挺直就是为了通过躯干刚体的结构更好的传导下肢向上肢传递的动量。
对比下面两张照片,除了在视角上略微有一点差别外,单纯看髋关节、膝关节的角度,上图与下图的膝关节角度差距不大,而髋关节的角度略微有区别。
上图中,通过屈髋、屈膝,腰背肌肉的力量充分收缩,刚体结构形成稳定。在头篮后,方便下肢力量的向上传递。
上图中,虽然屈髋屈膝,但是背部肌肉较为松弛,这时背部肌肉的对抗及腹部肌肉也处于放松阶段,因此就会造成腰骶关节的稳定性不足。如下面的gif图中所示:
在蹬地时,由于腰骶稳定性不足,身体有一瞬间的向后仰的动作,而这个向后仰的动作就会造成力量的分散。在力量传递到球上时,由于力量不足,从而会造成手腕的过分用力,球的飞行就会过于硬。
如果长期不纠正这个动作的话,就会造成一下问题:
1由于手腕长期过分发力,手腕关节就会酸胀紧张,从而发生手腕损伤。
2由于躯干向上传导不足,膝关节过分用力,造成髌骨的损伤。
3由于腰骶关节在头篮瞬间的突然向后用力,会造成腰大肌的紧张。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通过两年,三年的积累,就会形成劳损。一旦发生,损伤就很难恢复。因此在投篮过程中就要注意:
稳定姿态时:坐臀、屈髋、屈膝、腰背挺直;
蹬地发力时:蹬地、收臀、展体、顶头、抬肘、推手、手腕爆发发力、放松手指手腕(初级投篮阶段与中级投篮阶段,拨球放松非常重要。)
此外就是增肌生理解剖的一些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一起提高。
我也经常在考虑,平时生活中运动应该注重什么样的动作才是正确的。通过上图例子来说,在发力搬起、推起、抬起某些重物时,屈膝、屈髋、坐臀、挺身抬头后,再进行发力是正确的发力姿态。如果没有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发力的话,就会容易产生腰髋部的损伤。